胃腸道疾病癥狀
胃腸道疾病癥狀:
1、腹痛:典型的急性闌尾炎開始有中上腹或臍周疼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階段為一種內臟神經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臍周疼痛范圍較彌散,常不能確切定位。當炎癥波及漿膜層和壁層腹膜時,因后者受體神經支配,痛覺敏感、定位確切,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臍周痛即減輕或消失。據統計70%~80%的患者有典型轉移性右下腹痛病史。少數病人的病情發展快,疼痛可一開始即局限于右下腹。因此,無典型的轉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闌尾炎。單純性闌尾炎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脹痛和鈍痛,持續性劇痛往往提示為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持續劇痛波及中下腹或兩側下腹,常為闌尾壞疽穿孔的征象。有時闌尾壞疽穿孔,神經末梢失去感受和傳導功能,或因腔內壓力驟減,腹痛反而有所緩解,但這種疼痛緩解的現象是暫時的,且其他伴隨的癥狀和體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劇。為此,須綜合臨床現象加以分析才不會被假象誤導。
2、胃腸道癥狀:單純性闌尾炎的胃腸道癥狀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痙攣而有惡心、嘔吐。盆腔位闌尾炎或闌尾壞疽穿孔可因直腸周圍炎而排便次數增多。并發腹膜炎、腸麻痹則出現腹脹和持續性嘔吐。
3、發熱:一般只有低熱,無寒戰,化膿性闌尾炎一般亦不超過38℃。高熱多見于闌尾壞疽、穿孔或已并發腹膜炎。伴有寒戰和黃疸,則提示可能并發化膿性門靜脈炎。
4、壓痛和反跳痛:腹部壓痛是壁層腹膜受炎癥刺激的表現。闌尾壓痛點通常位于麥氏(McBurney)點,即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闌尾的這一體表解剖標志并非固定不變,它也可位于兩側髂前上棘連線中、右1/3交界處的Lanz點。隨闌尾解剖位置的變異,壓痛點可相應改變,但關鍵是右下腹有一固定的壓痛點。壓痛程度和范圍往往與炎癥的嚴重程度相關。反跳痛也稱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腸后位闌尾炎的病人,壓痛可能較輕,但有明顯的反跳痛。
5、腹肌緊張:闌尾化膿即有此體征,壞疽穿孔并發腹膜炎時腹肌緊張尤為顯著。但老年或肥胖病人腹肌較弱,須同時檢查對側腹肌,進行對比,才能判斷有無腹肌緊張。
慢性闌尾炎
慢性闌尾炎是指闌尾急性炎癥消退后而遺留的闌尾慢性炎癥病變,諸如管壁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管腔狹窄或閉塞、闌尾扭曲,與周圍組織粘連等。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適宜糖尿病人吃的10種水果
- 警惕高血脂的危害
- 高血壓防治不妨多點“耐心”
- 關愛中老年人的專屬飲食
- 全身健康“臉”上查,比比看看早發現
- 花椒水可以泡腳嗎?有什么功效?
- 夏季喝什么茶可以去火?喝哪款茶能控壓?
- 高血壓患者飲食別忘控糖
- 雨季人體易患濕疹 5禁忌你要知道
- 小暑清熱養血防暑系列之冬瓜荷葉鴨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