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會加速腫瘤擴散?肺癌診治切莫陷入五大“誤區”
在中國,每年新發肺癌患者人數超過60萬,平均每隔30秒就有1人死于肺癌。10年內中國男性肺癌發病率增長了10%,肺癌成為了“名副其實”中國最為高發的癌癥。可惜由于肺癌的早期癥狀不易被發現,80%的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處于臨床中晚期,中國肺癌研究領軍人物、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教授表示,肺癌早期診治10年生存率超過8成以上,因此建議45歲后應每年以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
抽10根煙 身體就將出現一個基因突變
據全國腫瘤登記顯示,目前我國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最為常見的都是肺癌,以上海為例,每天129人新發癌癥中有23人確診為肺癌,此外在2002-2012十年間,中國肺癌的發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男性的發病率由42.6%上升到52.8%,女性由19%上升到20.4%。
為什么得肺癌的人數猛烈增加?吳一龍教授表示,抽煙是最大的“元兇”,據統計,抽煙人群患肺癌的比例比不抽煙的人高3-4倍,近5年研究發現,抽煙會引起肺癌驅動基因突變。抽10根煙就會出現一個基因突變,累積增多將促進肺癌發生。其次,大氣環境污染也是導致肺癌高發的重要原因,2013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PM2.5為重要的致癌物質,危險等級竟相當于抽煙。此外,都市人群壓力過大也可誘使腫瘤發生。
45歲后應每年以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
“肺癌只要早發現、早治療,10年生存率超過80%以上”吳一龍教授說道,目前大多數肺癌患者依然是出現癥狀后才來醫院就診,如咳嗽、呼吸困難,胸痛,痰中帶血絲、體重減輕、發熱、貧血,或者是胸前皮膚出現青色血管、手指腫大像“鼓槌”。但是由于這類癥狀極易被忽視或者與其它疾病相混淆,確診后多數都是中晚期。
想要早期發現,單靠癥狀并不明智,吳教授建議,45歲后應每年以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不同于胸片,低劑量螺旋CT不但輻射量只有普通CT的1/10,還能發現5毫米以上的腫瘤。
肺癌治療前必須謹記“3步驟”
“一旦高度懷疑患上肺癌,患者在治療前就必須謹記三步驟”,吳一龍教授指出,首先確診是不是,做好病理診斷,看是小細胞癌還是非小細胞癌,其次了解肺癌的嚴重程度(分期),最后最好進行基因檢測辨別是否有特意基因改變。“這三步驟可幫助醫生、患者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但從臨床上來看,在肺癌診治上還存在多種誤區。”
誤區一:活檢“動一動”腫瘤會加速擴散
幾乎所有肺癌患者來醫院確診前都會問醫生,能否不要做活檢,怕這針“動一動”會導致腫瘤擴散。吳一龍教授表示,活檢穿刺是為病理診斷提供最為全面的依據,必須進行,而且在這么多年的肺癌患者活檢中,并沒有任何數據證明“動腫瘤會導致加速擴散”,患者完全沒有必要擔心。
誤區二:肺癌不應該告訴患者本人
很多人在得知自己家人患上肺癌后都會選擇隱瞞的方式,怕會對患者心情造成影響,對此吳一龍教授并不贊成,吳教授表示,醫學臨床證實,一個人在得知自己患癌癥后第一個月是最為難過的,但此后95%以上患者都走出來,且非常配合治療。如果一味隱瞞,患者依然可從看醫生、吃什么猜出實情,當發現受騙后,患者反而會不愿配合,耽誤治療。
誤區三、化療不好,殺死腫瘤細胞更殺正常細胞
“化療不分好壞,癌細胞被殺同時,好的正常細胞也被殺死”在加上副作用,很多肺癌患者希望避免化療,其實化療只會對長得比較快的細胞有影響,無需擔心,對于患者擔心的副作用,隨著治療的進步,現在的化療毒副作用已經非常低,就算出現不適癥狀也有相應的對策可以解決。
誤區四:不愿手術或放療
“能不開刀盡量不開刀”這幾乎是所有患病人的心聲,但卻并不適用于癌癥,吳一龍說,對于早期肺癌患者來說,手術是首要考慮的治療手段,放療能有效降低腫瘤的復發風險,如果真的要用,可能患者往往已經到了晚期。
誤區五:不管有沒有靶,都可以試試靶向治療
很多患者沒有基因檢測,甚至明知沒有基因突變,卻堅持試吃。吳一龍提醒道,臨床醫學證實,如果沒有基因突變的靶點,吃與不吃沒有差別,不但浪費錢且有可能增加患者的嚴重副作用。
相關資訊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適宜糖尿病人吃的10種水果
- 警惕高血脂的危害
- 高血壓防治不妨多點“耐心”
- 關愛中老年人的專屬飲食
- 全身健康“臉”上查,比比看看早發現
- 花椒水可以泡腳嗎?有什么功效?
- 夏季喝什么茶可以去火?喝哪款茶能控壓?
- 高血壓患者飲食別忘控糖
- 雨季人體易患濕疹 5禁忌你要知道
- 小暑清熱養血防暑系列之冬瓜荷葉鴨湯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