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疾病的臨床分析
胃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胃腸道指的是從胃幽門至肛門的消化管。腸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
一、流行病學分析
胃腸道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腸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返流性食管炎,急、慢性結腸炎和消化性潰瘍等幾種疾病,全國腸胃炎發病率達14.28‰,估計全國患病人口達1600萬(經過確診);尚有許多沒有確診的患者,經醫生反映約占2/3;其中城市發病率高于農村。消化性潰瘍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主要是因吸煙、飲酒、情緒緊張、產品物刺激引起,消化性潰瘍發病率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農村。大城市的腸胃炎發病率低于中、小城市,中型城市的發病率最高;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與城市的人口規模有較大關聯,大城市的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要高于中型城市,中型城市的發病率要高于小城市的發病率。在農村中,三類農村的腸胃炎發病率最高,其次為一類農村,四類農村的發病率最低;而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與農村的經濟發達程度有關,一類城市的發病率最高,發病率為5.12‰,二類和三類農村的發病率均為3.18‰,四類城市的發病率最低,為3.11‰。
二、發病率特點分析
腸胃炎主要分兩種:急性和慢性。季節性對慢性腸胃炎影響較少,一年四季都可發作,而急性腸胃炎常見于夏秋季兩季,綜合性醫院每年5月1日~10月30日是高發期,與節假日也有關系。急、慢性腸胃炎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腸胃炎患者以輕度和中度的比率比較大,占絕大多數。重度和爆發性的少,輕度的占60%左右,中度占20%,重度和爆發性的各占10%。在年齡分布上:中老年人的急、慢性腸胃炎患病率要遠遠高于青少年的患病率。近2年,急、慢性腸胃炎疾病門診量呈遞增趨勢,慢性腸胃炎患者復診率較高。消化性潰瘍為常見病、多發病,多發生于青壯年,但老年患者亦不少見,胃潰瘍的好發年齡比十二指腸潰瘍約遲10年;女性患者平均年齡比男性高。同時消化性潰瘍和遺傳、血型有一定關系:患者家族中發病率高于一般人;O型血者,特別是血型物質非分泌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發病率高于正常人;該病在春季、秋季和秋冬、冬春相交之季的發病率較高。
三、用產品分析
胃腸道用產品主要由抗消化性潰瘍產品,止吐產品和止惡心產品,抗酸產品及胃腸脹氣用產品,腸道抗炎/抗感染產品,消化產品(包括酶制劑用產品),瀉產品,胃腸解痙產品、抗膽堿產品和胃動力產品以及其它消化道和代謝用產品八大類別組成,西產品治療胃腸道疾病是常用產品,具有起效快,但是在臨床上所出現的副作用也是存在的,往往會傷及肝腎的功能,對于長期服產品的患者往往會出現此病未愈又添新病的情況。中醫中產品治療胃腸道疾病已被患者所認可,目前治療治療胃腸道常用的中產品有黨參、山產品、白術、茯苓、黃芪、太子參、黃精、人參、白扁豆、薏仁、蓮子、大棗等在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常用的方劑如理腸調胃安神湯在臨床通過辯證施治隨證加減用于胃腸道疾病的治療與防復發的用產品。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公司最新動態
- 聶先元:以客戶為本
- 聶先元:總裁之道
- 2014年中國GMP修訂相關事宜公告
- 元大生物—員工各地旅游足跡
- 元大生物—每月必須主辦的啟動大會
- 元大生物—謙虛好學,發展中求創新
- 元大生物—董事長積極參加各種政協事務
- 元大生物—堅持以人為本,造福一方百姓
- 胃腸道疾病的臨床分析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